仔細讀完《學記》,感觸頗深,作為教育專業(yè)的我們,就應更早一點讀這篇著作,其中包含了許多先人的智慧,短小精悍,句句都值得我們斟酌,講述了教育制度,教學資料和方法等等,這些經(jīng)典,穿越了歷史,也將指明未來。
開篇“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教學為先”等就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從古至今,教育都是放在國家的首位,也說明了文化及學習的重要性,不論何時,我們都不能夠停止學習,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需要一代代人付出努力。“教學相長”“學學半”這些經(jīng)典的教育觀點,至今人們都在學習和運用。教和學是相互促進,不可分割的。
要做一位教師,需要“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要培養(yǎng)學生多思考的習慣,不要急于告訴他們答案,要讓學生學會悟與思。最近,我們也在學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我覺得這思考的過程,就是隱性知識的學習。教師不能代替他們?nèi)ニ伎?,這個過程很重要,他們會從中學習與成長很多。我們也要“士先志”樹立學生的志向,讓他們按照自己的志向努力學習,這樣才有學習的動力。而此刻“填鴨式”的教育使學生們厭煩,覺得學習的沉重。我們需留給他們一點空間去思考,也要在精神上引導他們樹立志向,這樣學生才會更簡單也更主動的去學習。
因材施教是《學記》里提很重要的一個教育規(guī)律,“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我們的教育需要遵循這規(guī)律,學生的求學才會順利。孔子總是了解了學生的基礎(chǔ),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有一次,子路問孔子說:“聽到一個很好的主張要立即去做嗎?”孔子回答說:“家里有兄父,怎樣能自作主張呢?”而當冉求問同樣的問題時,孔子卻回答說:“當然就應去做!”在一旁的公西華聽后很不理解,認為老師的講話前后不一致??鬃咏忉屨f:“子路遇事輕率魯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謹慎些;而冉求遇事卻退宿不前,所以要鼓勵他大膽地去做。”
《學記》也交給了我們教育的方法,要使教育成功的方法是“豫”“時”“孫”“摩”即要防患于未然,教育合乎時宜,循序漸進,切磋琢磨。“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注重方法,把握度的大小。學生可能有的四有過失為“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作為教師需“知其心,然后能就其失也。”所以了解學生的心理很重要,要根據(jù)他們不同的心理糾正他們的過失。
“長善而救其失。”,發(fā)揚學生的優(yōu)點,糾正他們的過失,這就是教育的目的,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給予他們鼓勵,同時真誠的幫忙他們克服缺點。我們也需學會“比物丑類”,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也需多思考,從學到的擴展思考開來,應用在其他學習和處理事情上,從而能夠更有效的學到更多。書本交給我們的遠遠不止那些文字,我們需開闊我們的頭腦,看到更廣的知識,如果只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就不利于我們學習了。
《學記》中的教育資料是豐富的,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體驗和學習,教育也是要不斷的探索的。盡管社會在發(fā)展,學生在變化,但這些根本的的理論不會失效。牢記經(jīng)典再結(jié)合現(xiàn)實才能找到適宜的教學方法。其實也不光是教育,一切活動都有它的方法。我讀的還不夠深入,也沒有實踐的經(jīng)驗,我想這《學記》中的理論需先裝到我的行囊中,帶著它一齊去走我的教育學習之路,時常在看看,相信會有更多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