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回了趟村里,媽媽開著車在路上說,她才是住在天子腳下的正統(tǒng)血脈。是了,她姓劉,她住在漢長安城里。
我的童年記憶基本上都是在舅爺家度過的。南徐村,西安城北的一個小村子,屬于漢長安城遺址。媽媽說,她小時候太爺教過她,這里叫“漢城”。
在我的記憶里,漢城是什么?
是234路中巴車駛過的連成片的玉米地,是那個叫“未央宮”的土坡,是村頭埋著太爺太太的墳包,是院門口花圃里種著的一株薄荷,是掉在我肩膀上的那條青蟲……
是我的根。
1.
漢城有我兒時最親密的伙伴。
村里的孩子多,小時候村里的大人都叫我“城里娃”。我很反感他們這種語氣,聽起來陰聲怪調(diào)讓人不舒服,所以每次回到村里就只去找伙伴們,自動屏蔽一切大人的寒暄。
我最初的“朋友圈”里,最大的叫薇薇姐,孩子王是喬姐,妮妮,對門的小黑,薇薇姐的弟弟肖肖都比我大。跟著他們總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可以做。
他們教我玩“三個字”,帶我溜進(jìn)學(xué)校玩滑滑梯,帶我下地偷玉米,跟我一起倒賣花露水勾兌的香水換辣條吃,知道我怕狗就抱著狗追著我滿村跑,拿沙子做蛋糕……諸如此類。現(xiàn)在想想,回了城以后我能變成孩子王,跟在這里學(xué)到的這些技能有分不開的關(guān)系。
這些人里和我最親的是喬姐。
喬姐看上去很壯實,對我極是照顧。我但凡回村有時連自己家都不回就先找喬姐。逢到喬姐不在便蔫了頭,一天郁郁寡歡。
我小時候最最喜歡的是喬姐家院子里那個秋千,喬姐爺爺做的。兩根木樁子深插在地里,粗長的鐵鏈拴著一塊木板,就立在花圃旁邊。蕩秋千的方法很多,我最中意的玩法是站在木板上。喬姐知道我對這秋千愛得狠,每次我到了她就吆喝開別的孩子讓給我玩。我抓緊鏈子踏上木板,身子微微后仰屈膝,再使勁一蹬,仿佛就能乘著風(fēng)。蕩到后面屈膝,蕩到前面蹬直,一次次越來越高,風(fēng)越來越熱烈地回抱我,我越來越暢快,有時候我甚至?xí)?,如果我再使點勁,能不能蕩個大回環(huán)呢?
忘了從什么時候起,回村時不再去找喬姐,村里的伙伴們也逐漸消失了。
后來斷斷續(xù)續(xù)從媽媽那捕捉到只言片語的消息,小黑總在村里閑晃悠,薇薇姐嫁了人,別人再無音信。我好幾年前倒是見過一次喬姐一次,她先驚訝地叫了我的乳名,說我都長這么大了,我回頭看向她,根本無法把眼前的這個人和我的喬姐畫上等號。
是了,再怎么也畫不了等號。喬姐還是她,卻不是我的喬姐。我的伙伴們也沒有消失,只是長大了而已。
其實我也是。
2.
村里最讓城里人羨慕的應(yīng)該是每家每戶都有的院子吧。
舅爺家的老院,地面的磚上長滿了青苔。一進(jìn)門有一個小花圃,唯一能讓我記得的是種著一株低矮的薄荷?;ㄆ耘赃呌袀€水龍頭,旁邊是一個盛清水的褐色水缸,搭著木板,上面放著一個瓢。那缸左邊之前搭過一陣兔子棚,現(xiàn)在還記得兔子有一次被放了出來我嚇得滿院亂竄,后來也不知道那些肥兔子怎么樣了。往里走是兩排瓦房,左邊是廚房,擋門的是一扇大竹簾,一放下就啪啪響,里面有兩口大鍋,需要拉風(fēng)箱的那種。右邊是幾間小屋子,一個屋子里放著老式冰箱,一個屋子里是舅舅開的家庭小印刷作坊,里面紙的香氣常讓我挪不開腳。最里頭就是正屋,需要上三個臺階,旁邊有棵柿子樹。屋子有三層,第一層正廳,舅爺舅奶還有太爺太太住,第二層舅舅一家住,第三層專門用來曬麥子。
小時候在這里睡一晚上,第二天身上最多有31個蚊子包,媽媽親自數(shù)的。但這個老院是我記憶里最親切的所在。每天早上叫醒我的是舅爺灑掃院子的聲音還有獨特的鳥鳴,舅舅洗干凈一片薄荷葉子給我泡水,我坐在板凳上舅奶給我梳頭,感慨我頭發(fā)“黑丟丟地黑”……春天被哥哥招來的馬蜂叮上一路哭嚎著到麥地里找施肥的舅奶告狀,夏天跟舅舅在三樓拖著木耙子曬麥子,秋天的夜里坐在院子里掰苞谷粒,欣賞滿天繁星還要提防墻上的壁虎,冬天在廚房的屋檐下堆雪人摘冰溜子抱著太爺?shù)墓展魃敌?hellip;…
也是在這個院子,太爺不在的時候我四歲,戴著紅孝布吃著院子里擺的酒席,跪在正堂里吸溜吸溜地哭。失明的太太盤腿坐在炕上拉著我的手問我:“我娃冷不冷?”……
同樣忘了是那一年,總之趕著那年村里修路,老院也變了?;ㄆ圆灰娏耍撞灰娏?,兩邊的瓦房不見了,臺階不見了。地面變成了水泥,只給柿子樹留了個一平方的土地讓它喘息,在霸占水缸地方的新平房前面辟出可憐的一塊地,供舅奶種些蔥。
新院不丑,但永遠(yuǎn)比不上老院,無論它貼了多少漂亮的瓷磚,也換不回叮我的馬蜂,我的滿天星辰,我的爬山虎,我屋檐下的冰溜子,我的矮薄荷。更何況,它悶死了我的一地會讓我滑倒的青苔。
老院他,早就,不在了??!
3.
老院不在了,老村也不在了。
至少我不能和小時候一樣,輕松地看到村口太爺?shù)膲灠缓蠛耙宦?ldquo;我回來了”?;蛘吆托r候一樣,在新建的水塔下揣著一根火腿腸,看喬姐指揮白蛋拿鐵锨挖出土坑烤偷來的玉米。
圍墻擋住了墳包,新塔上“南徐水塔”四個字早已消失,誰都沒有力氣拿鐵锨挖開水泥地了。
我回這里再也不用坐擁擠的234路,理所當(dāng)然再看不到只有在234路上才能看到的蒼翠麥田。那個叫未央宮的土包,被一塊塊木板搭成了遺址廣場,哪里還有土包的影子?
漢城也已不是我的漢城了。
太爺也好,老院也好,老村也好,老漢城也好,他們都和我一樣,只是敵不過歲月罷了。
遺憾的是,我比他們年輕,所以我長大了,他們比我年長,所以他們不在了。
我用比不上兒時清明的眼,看著他們悄悄地走,走得很慢很慢,也走得很快很快。慢得好像一切都在,快的好像一切都隨風(fēng)消散。我不舍,卻也無力挽留。
這里叫漢長安城,的確是漢代的長安城。那個叫“未央宮”的土坡,的確佇立過未央宮。未央,未央,多好聽的名字,輕輕動唇,就能喚出這兩個溫柔的字眼,親切如乳名。后來未央宮焚成灰燼,后來董卓挾了漢獻(xiàn)帝,后來三國歸了晉,后來楊玉環(huán)魂斷在馬嵬,后來我生長在漢城。
這里埋著我的太爺太太,我的老院,我的老村,我的老漢城,我的大漢,埋著一世英魂。他們都守候著漢城,等著他成長并且死去。
4.
村里唯一沒變的,就是那棵題著“唐代古槐”的老樹了,是“重點保護(hù)古樹”。這樣很好,因為老漢城真的要完完全全地,入土為安了。這棵被保護(hù)的槐樹,應(yīng)該能長久地留著,記住我的太爺,我的老村,我的老漢城。
最后變成記住這里一切的墓志銘。
漢長安,今可安?
魂長安,永世安。
長安,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