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在山里,農(nóng)村里接生婆是相當吃香的行業(yè),那時沒有發(fā)達的醫(yī)學,沒有便利的交通,每家每戶生孩子都得請接生婆,雖沒有豐厚的報酬,但是能迎接一個個小生命的到來,也是一件開心的事。
當然,不排除意外,結(jié)局就是大小雙亡。
花奶奶就是那個年代一位有名的接生婆,她的名氣傳遍了十里八村,每家每戶一提到生孩子就會想到花奶奶,有些人早早的就打了招呼。
村里人對花奶奶都很尊敬,小孩子總喜歡圍著花奶奶轉(zhuǎn),花奶奶一個人居住,沒有孩子沒有老伴,沒事的時候花奶奶總是一個人坐在門檻上做針線活,她的圍裙永遠掛在她家的矮門上。(矮門就是比大門矮半截,裝在大門外的小門,以前那種老房子都有)
在那個年代有個習俗,不管生孩子的這家人有錢沒錢,孩子哇哇落地時,就要請接生婆吃一碗面,表示感謝……
冬天的夜晚來得總是來的很快,花奶奶吃了晚飯早早的鉆進了被窩,蠟燭的火光在被門縫里灌進來的風吹的搖搖晃晃。
索性花奶奶下床吹滅了蠟燭,重新躺回床上,不一會就與周公下棋去了。
砰砰砰……
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響起,在安靜的夜晚顯得格外刺耳,又顯得那么詭異
“花奶奶開開門,我媳婦要生了,開開門”
門外的男子焦急的喊道,花奶奶聽到敲門聲披上衣服就往外走,開了門見門口站著一個三十出頭的男子,在微弱的月光照射下,那臉是慘白的。
見門開,男子有些激動:“花奶奶,我媳婦快生了,請您來幫忙!”
花奶奶點了點頭道:“你等我,我去拿家伙。”
花奶奶從屋子里提著籃子出來,走的時候順手將矮門上的圍裙捎上,這是接生婆接生時用的。
男子在前面帶路,花奶奶提著燈籠,北風呼呼的吹著,燈籠里的蠟燭像是隨時會被吹滅,走了好長一段路,才到了那戶人家。
花奶奶在門口就聽到里面女子的叫喊聲。
“快去燒水,熱水”花奶奶顧不了那么多,對男子說道
男子應(yīng)聲而去,花奶奶跨過門檻朝房間走去,房間內(nèi),一個女人滿頭大汗的躺在床上,花奶奶從籃子里拿出剪刀,圍裙等一些常用工具。
生孩子是一腳踏進鬼門關(guān),花奶奶做事小心,不敢有一絲差池,一個時辰后,一個女嬰哇哇落地,花奶奶才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女人已經(jīng)累得精疲力盡,早已沉沉的睡去,花奶奶抱著孩子輕輕擦拭,將孩子放在事先準備好的小被子里,然后放回孩子母親身邊。
剛走出房間,男子端著一碗面過來,花奶奶笑了笑,隨手將手上的圍裙擱在了矮門上,自己則坐在門檻上拿著筷子有一下沒一下的挑著面。
“去看看孩子吧”花奶奶道
男子點點頭進了房間,此時,天已有些蒙蒙亮,花奶奶似乎不想吃東西,只想回家補個覺,就順手將碗里的面倒在了門角邊,拿起籃子和燈籠往家走去。
花奶奶一覺睡到大天亮,才伸了伸懶腰,起床洗漱一番,喂了自家養(yǎng)的雞,便去收拾昨天接生回來的工具。
一整理二整理的才發(fā)現(xiàn)昨天走的匆忙,圍裙忘在了那戶人家,無奈,花奶奶還得跑一趟。
依著昨晚的記憶,花奶奶沿著這條路一直往前走,走著走著,花奶奶覺得越走越不對勁,看了看周圍,荒無人煙,不遠處就是墳地,花奶奶雖年事已高,見的古怪事不少,但一個人來到這杳無人煙的墳地,心里還是有點發(fā)憷。
剛想回頭走,花奶奶就看到一座墳頭飄著一塊布,慢慢走近一看,才發(fā)現(xiàn)那是自己的圍裙,再看看墓碑的旁邊還有一碗面條一樣的東西,近看是一條條類似蚯蚓的蟲子在那扭動。
花奶奶想起昨天自己將圍裙耷拉在矮門上,手里端著男子遞來的面,頓時一陣惡心……
自那以后,花奶奶再也不給別人半夜接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