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高三作文 >

彭德懷讀后感

7月28日下午,是停戰(zhàn)后的第二天,彭德懷來到開城附近志愿軍四十六軍的前線,由軍長肖全夫陪同,觀察最前沿雙方對峙的陣地,吉普車穿過遍是彈坑和灰燼的山坡,沿著凹凸不平的土路緩緩前駛,舉目四望,不見禾苗,不見野草,只有還在冒著濃煙的棵棵樹樁。——它告訴人們,在24小時以前,這里還是炮火連天的戰(zhàn)場。彭德懷一行的車子在一個山坳里停下來,大家徒步順著山間小道向更前邊的高地走去。這里,戰(zhàn)士正在打掃戰(zhàn)場,一路上,有許多擔架從前沿陣地下來,這些年輕的戰(zhàn)士板著疲勞的面孔,抬著因天氣炎熱己經腐臭的戰(zhàn)友尸體。彭德懷不時攔住擔架,翻開覆蓋著的白布,注視戰(zhàn)士的遺體,隨行的醫(yī)生從保健箱內取出一個口罩遞給彭德懷,彭德懷一聲斥責:“這是什么感情?”他的心正默默悼念著十幾萬在朝鮮戰(zhàn)場上流盡鮮血的祖國兒女。他眼含淚花,深深地感嘆說:“只差那么十幾個小時,這些年青的戰(zhàn)士就沒有能夠看到最后的勝利,我們活著的人應當永遠懷念他們!”回頭囑咐隨行干部:“一定要掩埋好,寫上每個人的名字,通知他們的家屬。”

彭德懷走到一個山頭的反斜面,發(fā)現一處通向前沿的坑道,坑道口不到一人高,必須彎下腰來,才能避免碰到頭部。他低著頭準備鉆進坑道,陪同的肖全夫軍長急忙勸阻說:“里邊盡是泥濘,什么也看不見。”彭德懷沒有說話,徑直往里走。進去不到5米,眼前已是一片黑暗,散發(fā)著潮濕的氣息。這就是昨天還有戰(zhàn)士守備的“地下長城”。大約摸索了10來分鐘,前面一個更低矮的出口處射進一縷光線。向外望去,對面的山頭就是敵人的陣地了。彭德懷鉆出坑道,站在戰(zhàn)壕里,眺望著敵人的防線。雖然雙方完全停火已有10多個小時,這里顯然不是久留之地。肖全夫急忙拉著他順著戰(zhàn)壕來到后邊的山坡,隨員拿來一張苫布,鋪在地上,又提來幾個軍用水壺,大家坐了下米。這時,清理前沿陣地的一位營長來到彭德懷跟前,手里拿著一把筷子很拘謹地說:“這是戰(zhàn)士在戰(zhàn)斗間隙利用敵機殘骸制做的鋁骨筷子,大家希望送給黨中央的首長。”彭德懷微笑著接過筷子說:“我一定替你們帶到北京,轉給毛主席和其他領導同志。”

太陽落山的時候,彭德懷一行回到軍部,在一個擁擠的會議室里和該軍的領導干部座談。他說:“停戰(zhàn)以后部隊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我們要敲好收場鑼鼓,首先要把新陣地搞好,在陣地上要修建一些簡易棚子,讓戰(zhàn)士搬出坑道來住。大家還須嚴陣以待,敵人如果來襲擊,要堅決消滅,使他們不敢再來。”接著,他又談到干部的生活問題,他說:“戰(zhàn)爭停下來了,個人的小算盤就會多了,要使大家認識到,只有國家大事解決好了,才能解決好個人的問題,我彭德懷已是五十多歲的人了,共產主義社會是肯定看不到的,我們所做的一切還不都是為了后代!”

7月31日晚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在平壤隆重舉行授勛典禮,金科奉委員長再次把一枚朝鮮最高勛章——一級國旗勛章佩帶在彭德懷胸前,并宣布授予彭德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的稱號。8月1日,彭德懷乘汽車離開平壤返國。到沈陽后,他特地在東北地區(qū)逗留了幾天,以便朝鮮前線有變,他可以馬上返回。

8月10日下午,彭德懷在沈陽乘火車回京,車到錦西站,車站轉來周恩來辦公室的電話,說是總理讓轉告彭老總,請他在中途停車休息幾小時,換乘專列,在明晨8點鐘以后到達北京站。8月11日上午9時,彭德懷的專列緩緩進入北京站,只見站臺上懸掛著紅色大字橫幅:“歡迎中國人民志愿軍彭德懷司令員勝利歸國大會”,兩旁結著紅色彩球。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林伯渠、郭沫若及北京各界數千人在站臺迎接,掌聲和歡呼聲響成一片。人們揮動手中的鮮花和彩旗,向彭德懷熱情致意。1953年9月12日,中南海懷仁堂座無虛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這里舉行擴大會議,聽取彭德懷《關于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工作報告》,會議由毛澤東主席主持。彭德懷詳細敘述了中國人民志愿軍英勇作戰(zhàn)的過程,和為保衛(wèi)和平反抗侵略取得的偉大勝利。中朝人民軍隊從1950年6月25日到1953年7月27日共斃、傷、俘敵軍109萬人,其中美軍39萬余人。中國人民志愿軍在作戰(zhàn)中壯烈犧牲和光榮負傷的共36萬多人。彭德懷在報告中最后說:“一個覺醒了的,敢于為祖國的光榮、獨立和安全而奮起戰(zhàn)斗的民族是不可戰(zhàn)勝的!”彭德懷的報告不時被熱烈的掌聲打斷。

彭德懷自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擔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指揮百萬中國人民志愿軍同朝鮮人民軍并肩作戰(zhàn),和以美國為首、由16個國家軍隊組成的“聯合國軍”進行了兩年零九個月的艱苦卓絕的戰(zhàn)爭。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和中國人民的支援下,彭德懷以他遠大的戰(zhàn)略眼光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同志愿軍其他領導人指揮中國人民志愿軍為祖國贏得了崇高的威望,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贏得了安全和保證,為保衛(wèi)世界和平作出了偉大的貢獻,他不愧是無產階級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偉大戰(zhàn)士,不愧為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兒子,不愧為百萬志愿軍英雄戰(zhàn)士的英明統(tǒng)帥。

彭德懷元帥的一生,曲折、坎坷、波瀾壯闊。讀后,感慨萬千。彭德懷出身貧寒,曾靠討飯維生,但立志要改變不平等的待遇,推翻黑暗的社會統(tǒng)治。一個社會最底層赤貧的農家之子,通過努力,在拼搏中成熟、成長,最后成為共產黨人、解放軍將領、共和國的杰出領導人。他的付出是鮮血、是生命。

特定的歷史條件,他蒙冤受屈,從功勛卓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變成了“右傾機會主義者”、“反黨集團的頭子”、“文化大革命”的囚徒,最后慘死在監(jiān)獄里,臨終時,他身邊沒有一個親人,他代著不平,代著委屈,代著無奈,代著憤恨,走了……雖然最終恢復名譽,受到舉國上下的同情和追悼,但是他走了,對他本人來講一切都沒有了,都不重要了…。。

他是多么的不公,他是偉人,首先他是人,他應該有活著最基本的權利,但是沒有……他病得很重,沒有醫(yī)生為他醫(yī)治,他需要親人照顧,沒有人為他倒水送茶,是不敢和不能…。。六七十歲該頤養(yǎng)千年的時候,他卻生不如死,掙扎在與病魔抗爭,與不公、不平抗衡上,他直到死還不停的說:“我沒有錯……”多么凄慘的一幕,讓人難以釋懷……這就是所謂的政治犧牲品吧,政治是不流血的戰(zhàn)爭就是這么得來的吧。

我們是普通人,相比之下,我們的小小委屈又算得了什么,我們所遇到的不公平又是多么的微乎其微,如今倡導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多么明智,建立法制社會又是多么重要。做普通小人物真好,能生活在不斷完善的法制社會真好。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