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寒假里,我讀了好多書,如:美妙溫暖的《笑貓日記》;幽默細膩的《陽光姐姐小書房》;奇幻有趣的《魔法少女》;驚險神奇的《查理九世》……但我最喜愛的還是《成語小學堂》。
《成語小學堂》中有兩個小故事讓我沉思。其中一個是“盜賊的原則”:講述了清朝有一個縣令叫章清,他才能出眾,將縣治理得井井有條,而鄰縣卻烏煙瘴氣,人心惶惶。于是,章清便調(diào)往鄰縣,很快盜賊便銷聲匿跡了。三年后,章清返回家鄉(xiāng),可他的全部家當——十口大木箱無影無蹤了!第二天,章清卻發(fā)現(xiàn)十口大木箱回來了,而且箱子上放了一封信:盜賊們以為箱里全是珠寶,懷疑章清只是一個盜賊而已,可箱子里卻是書,所以將箱子完璧歸趙。讀了這個故事后,讓我明白了盜賊也有盜賊的原則和規(guī)矩,不會一昧地獲取。
另一個故事是“勤儉不分家”:從前有個老農(nóng)民,他勤儉持家,使生活平實美滿。老農(nóng)民臨終前將一塊寫著“勤儉”的匾額交給他的兒子,讓他們按照牌子上的做。幾年后,他的兒子都成家立業(yè),就分了家。為了公平,他們有將“勤儉”也一分為二。老大拿到“勤”,老二拿到“儉。可是,老大雖勤勞工作,但妻子和兒子卻揮霍無度,久而久之,家里變得十分拮據(jù)。老二雖省吃儉用,但疏于農(nóng)事,每年收獲的糧食少之又少,人不敷出。讓我明白了: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碗,總也盛不滿;只儉不勤,坐吃山空,終究挨餓受凍。
《成語學堂》這本書讓我駛入知識的海洋,它使我受益匪淺,讓我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