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我反復(fù)翻閱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本書太過深奧,輕與重的意義,也在生命的概念里同空氣一樣難覓其形。昆德拉在這本小說中不僅勾畫了西方社會的人生百態(tài),更是折射出人生的虛無與空幻,細(xì)品之下,猶如回響。
書中外科醫(yī)生托馬斯以六個巧合的機(jī)遇使他結(jié)識了后來成為妻子的特麗莎,并且成為走進(jìn)他內(nèi)心深處的第一個女人,也融入進(jìn)他剩余的生命中,但一切并沒有童話中那么美好,相反,書中的他只感到了憂郁與迷茫.正如“永劫回歸”的人生太過沉重一樣,充滿巧合機(jī)遇的人生又顯太過輕飄和荒誕,難以把握的同時,也難以承受。而事實上,我們在一邊不滿于這偶然性的人生時,卻一邊不得不承認(rèn),我們的生命正是由這一個個輕浮虛幻的巧合所組成的特殊事件而堆積組成的(或許,你的夢想本當(dāng)一位藝術(shù)家,作家;可最后,卻因種種巧合成為了我的閱卷老師。)也許只有死亡,才是必然的。而我又想到了金圣嘆批《西廂記》:幾萬萬年月皆如水逝,云卷風(fēng)馳電摯,而疾去也。”筆鋒一轉(zhuǎn),寫道“既然天地偶然生我。”,那么“未生已前非我,既去已后又非我也,然則今雖猶尚暫在,實非我也”。于是,“以非我之日月,誤而任我之唐突可也,以非我者之才情,而供我之揮霍可也。”是了,人不再是中心,生命不過是宇宙運轉(zhuǎn)幾萬萬年月的偶然產(chǎn)物罷了,這生命實質(zhì)之輕溢于言表。在面對生命的重大選擇時,蕓蕓眾生不過是被環(huán)境、利益等等的外界因素推著向前罷了,有多少人有著貝多芬式“非如此不可”的信念呢?
我相信這種信念是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就賦予我們的使命。正如昆德拉在書中這樣寫道:“這就是獨一無二的‘我’,”時刻隱藏在人不可猜想的部分。我們所能想像的,只是什么是人的共同之處,這各自的‘我’正是與這種一般估計不同的地方,也就是說,它不可猜測亦不可計算,它必須被揭示,被暴露,被征服。但在我們這個逐利又為利所逐的時代,又有多少人對自己的認(rèn)識僅限于鏡子中的自己呢?急功近利的社會風(fēng)氣下,又有多少人想要一歌成名,“馬上有錢”呢?又有多少人可以停下來,聽聽自己靈魂深處的吶喊呢?在這媚俗的社會下,你的生命可以承受么?
書中主人公托馬斯也意識到了這些,他知道這唯一性的人生,決不能隨波逐流,可他卻沒有像居里夫婦一樣找到自己的使命感,而是以放下負(fù)擔(dān)的方式,拒絕媚俗的社會??蓻]有負(fù)擔(dān)的他變的太過輕飄,反而難以詩意的棲息在這片大地上。因為他努力去感受凡夫俗子所享受的輕松,而承受著‘輕’的痛苦。這種輕松的實質(zhì)卻是人生的虛幻。但事實上,這樣的生活也絕非他想要的,他時常沉思于一句德國諺語:“只活一次,等于一次也沒有活過。”只有一次的人生,用于享受也無法通過經(jīng)驗對比得知對錯,畢竟追求不平凡往往是平凡的,反之,追求平凡就顯得那么不平凡了。然而這種平凡并非是托馬斯那樣的放縱享受。如果想要生命不朽,就必須創(chuàng)造自己獨立的人生價值,如果在此同時又不愿被世間的媚俗所感染,那就要向尼采說的一樣:“個體必須始終在社會中掙扎求生,才能使自己不致幻滅”。那么這種超脫于媚俗的平凡就是像楊絳先生一樣“無名無位自在”的平凡,超脫于世俗之外,又有著貝多芬式的非如此不可。這樣的人往往有著平凡的,淡然的心態(tài),也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所想要的。相信他們的平凡,他們的執(zhí)著,他們對自己的理解,會讓他們在這宇宙的小小一角奏響生命的凱歌。
這輕飄的生命,充滿了偶然與虛幻,回不到過去看不見未來,剛剛看破滾滾紅塵,卻也難逃歲月的流沙,想要生命不朽,只有釋放自己靈魂的真善美,去完成自己的使命,才能超然于世俗,點亮自己的人生。這并非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的全部意義,但卻是我感同身受的哲學(xué)內(nèi)涵。
窗外,疾行的車流從一個未知,駛向另一個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