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我們堅強的后盾;母親,是我們避難的港灣。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生活才會安全舒適、多姿多彩、無憂無慮。
曾經(jīng),因為有了他們,我們在愛的包圍下茁壯成長。而現(xiàn)在,歲月蹉跎,堅強的后盾上已經(jīng)漸漸有了“銹跡”,避難的港灣也有些萎縮。作為兒女的我們真應(yīng)該為父母盡一些孝心了。
生活中,感恩父母,隨時隨地。還依稀記得去年的端午節(jié)——
為了給父母一個驚醒,一大清早,我便把爸媽都“哄”上街去了。之后,我一個人在家穿上圍裙,開始行動。從抽屜里拿出我一個星期前就準(zhǔn)備好的秘密武器——一張寫滿字的紙片。你可別小看這張小紙片,這可是我又求朋友,又求同學(xué),花了兩天時間,才讓他們從他們父母那兒打聽來的做粽子的方法。
按照紙片上寫的方法,我先把奶奶早就摘來洗好的柴葉,放在鍋里煮。紙上說,煮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時間與火候,不能把葉子煮爛。于是我整整在鍋前看了十分鐘,你可別小看這十分鐘,對于我這個“多動癥少年”來說真是太不易了。
葉子煮好后,將它們撈到盆里,再放一些涼水,這就完工了。接下來是——急忙拿過紙片來看。哦,是準(zhǔn)備重要的食材:泡糯米,買蜜棗。泡糯米簡單:先把糯米淘凈,再放些干凈的水浸上。趁泡米的空兒,我騎上自行車麻溜地奔到了商店,一進店就跑到賣蜜棗的地方。經(jīng)過許久的篩選,最終我買了一包精心挑選的蜜棗回家了。
回到家,開始最重要的一項工序——包粽子。
我按照紙片上的說明,先把一塊干凈平整的木板平放在椅子上,然后把葉子一張一張的鋪在上面,一個粽子用了5——6個粽葉就可以了,我把葉子鋪好后,打算把它卷成一個圓錐形,但是卻怎么也卷不出一個漂亮的。我仔細看了一遍說明,原來葉子的尖端要重合疊在一起,這樣才能包好。我照做了一個,果然包的不錯,這樣,一個基本合格的粽子模型就形成了,然后我抓了一小把糯米放進去,最后塞兩個蜜棗。我小心翼翼的包著,可是有兩個角的大米都漏出來了,不行,重包。就這樣我來回重試了多遍,最終包好一個讓自己基本滿意的粽子。就這樣一回生,二回熟,我包粽子的速度也快了起來。
我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煮,一會,一鍋香噴噴的粽子便出鍋了。“叮鈴,叮鈴……”,這時,門鈴響了,我想一定是爸媽回來了。我趕緊收拾好東西,將裝幾個粽子在碗里,整齊地擺放在桌子上。
“爸媽,你們回來啦?”“怎么這會兒才開門,是不是做了什么壞事?”媽媽邊進屋邊詢問我。我使勁地搖搖頭,“不是的”我抓住爸媽的手,把他們拉到餐桌前,“爸媽,你們辛苦了,你們看,我也能幫忙了,我長大了。”說著我把粽子端到爸媽跟前。“真的啊,這——是你自己包的?”媽媽的聲音有些哽咽了。不知怎么的我一下抱住媽媽,媽媽也把我緊緊的摟在懷里。那時的我只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那個端午節(jié),讓我感受到了感恩的快樂與幸福。我想感恩不在于特別時刻,只要我們有心,用心,身邊的機會多的是。有了感恩的心,你的身邊就會有愛的漣漪蕩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