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這是詩人——崔顥寫的千古名句。向我們簡要的敘述了黃鶴樓的由來的神話故事。黃鶴樓旁邊,還有南樓、白云閣、毛澤東詞亭、擱筆亭、千禧吉祥鐘、黃鶴歸來銅像……使游人留戀往返的景點點綴而成。不到黃鶴樓,不算真正的來武漢。
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媽媽從上海乘動車來到武漢,和特意來到武漢迎接我們的叔叔嬸娘、妹妹一起踏著絲絲春風(fēng)來到黃鶴樓參觀。千禧吉祥鐘在黃鶴樓的前面靜靜地矗立著,聽說敲這口鐘會帶來好運。我、妹妹和媽媽一起敲了鐘。還拋了硬幣,我丟中了三枚硬幣。心中默默地祈禱著龍年吉祥……
接著,我們向壓軸戲——黃鶴樓“進軍”。黃鶴樓真雄偉呀!氣勢磅礴,高高的矗立于黃鶴樓公園中央;黃鶴樓的設(shè)計更是別出心裁、匠心獨運:外看有五層樓,其實內(nèi)有九層樓,是由五層主層和四層夾層組成,這兩個層數(shù)都有吉祥的含義。在黃鶴樓的附近,還有清朝黃鶴樓僅剩的銅鑄的塔頂。走進黃鶴樓的第一層,那碩大的瓷畫使我不禁“哇”的叫了出來。那就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一只大黃鶴,明代黃鶴樓,和密密麻麻的人群,還可以隱隱約約的看見山的黃鶴樓風(fēng)景畫。聽導(dǎo)游熱情的介紹,是大禹治水的時候,感動了玉帝。玉帝便派了一只巨龜和一條巨蛇,前來幫助大禹治水。龜和蛇變成了兩座大山,堵住了洪水。一只黃鶴看見此舉,也很是感動,飛下來成為黃鶴樓。黃鶴樓的歷史真是太神奇!
充滿歷史氣息的第三層,可以看見古代的龍椅、玉盤。還能通過栩栩如生的瓷畫,看見三國時期的黃鶴樓。令游人拍案叫絕的第五層的瓷畫映入我的眼簾。首先畫的是三國時期的黃鶴樓;然后再淡淡的畫了唐代的黃鶴樓;緊接著,畫了明代的黃鶴樓;接著,在元代的黃鶴樓外面畫上幾個圓圈,交代了元代黃鶴樓是被雷電擊毀;再畫了一場大火,里面可以看見明代黃鶴樓;最后,現(xiàn)代黃鶴樓的背影浮現(xiàn)在之前所有的黃鶴樓的后面,作為總背景。這設(shè)計、這作畫線條,真是天衣無縫、巧奪天工!這么簡簡單單的語言,怎么表達出我對這幅畫的贊美呢?
最讓人留戀往返的是第九層。在第九層向下俯視,可以眺望到許許多多武漢的壯麗風(fēng)景:用植物拼成的“千”、“禧”兩字、武昌起義紀念館、原清代黃鶴樓的建成位置……真是:“站的高,望得遠”。望著滔滔長江水,看著巍峨九江橋,品著美麗武漢景,心中不禁驕傲:我為我的故鄉(xiāng)有這樣的名樓而感到自豪!
踏上返回路程時,我不禁回首眺望:那皚皚白雪,那雄偉黃鶴樓,那迷人武漢景,那熱情武漢人,真是我記憶長河中,最美的風(fēng)景,最珍貴的記憶,最觸景生情的體會!